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娱乐 > “老了,病了,更要转起来”——冯铜立和他的陀螺新生活 正文
时间:2025-05-29 12:58:36 来源:网络整理 编辑:娱乐
新华社太原1月4日电 题:“老了,病了,更要转起来”——冯铜立和他的陀螺新生活新华社记者李紫薇一位偏瘫大爷、一个能发出声响的陀螺,构成了山西省博物院门前广场的一道风景。冬日斜阳下,冯铜立抽陀螺的身影被
新华社太原1月4日电 题:“老了,老病病了,更转更要转起来”
——冯铜立和他的起冯陀螺新生活
新华社记者李紫薇
一位偏瘫大爷、一个能发出声响的铜立陀螺陀螺,构成了山西省博物院门前广场的和的活一道风景。
冬日斜阳下,新生冯铜立抽陀螺的老病身影被拉得很长。身着毛线帽、更转灯芯绒裤和一层又一层的起冯棉袄,他的铜立陀螺身材高高瘦瘦,尽管才61岁,和的活已满头白发,新生身体的老病左右两侧是两个极端,一半充满力量,更转一半暮气沉沉。起冯
走到陀螺侧面,左手猛地抬起鞭杆,抡一个半圆,又急速落下,鞭绳在空中留下一个斜着的问号,正正地落在陀螺的腰身上。一下又一下,陀螺转得越来越快,越来越稳,气流的“呼呼”声和鞭子落地的声音响彻广场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他的右臂无力地垂着,抽动陀螺时跟着小范围甩动,右脚靠左脚拖动,走起路来一瘸一拐。
每天到下午三四点,这样的场景就会出现在山西省博物院门前的广场上,已经持续了两年多。很多游览者驻足观看,有的人还拍下小视频,感叹“老爷子真不简单”。
着实不简单。在冯铜立的指点下,记者尝试打他的健身陀螺,五分钟下来,腰部和手臂很酸,陀螺还转得歪歪扭扭。除技巧外,抽动冯铜立的不锈钢陀螺还需要很大的臂力。于是愈加钦佩这位老人,更何况,他还是一个偏瘫的病人。
冯铜立的老伴介绍说,7年前,54岁的冯铜立突发脑梗,引发右半部身体偏瘫,必须在家人的搀扶下才能走路,还基本丧失了语言能力,只能说出几个简单的词汇。生病以前,冯铜立从太原市一家自行车厂下岗,时不时与朋友聚在一起喝酒抽烟,很少锻炼身体,生活方式让老伴儿颇有怨言。
医生说,只要坚持锻炼,右侧身体的部分功能就能恢复。这句话让冯铜立和他的家人重拾信心,出院后,他每天的生活以锻炼身体为主,每天下午都在家附近的小广场活动手脚。“我要恢复健康,不能拖累两个女儿。”这句话,他说了很多次。
5年前,冯铜立和女儿在街上溜达,看到一位白发老人正在打陀螺,女儿就买了一套陀螺回家,冯铜立和陀螺的缘分开始了。
“是陀螺给了我新生活。”提起陀螺,冯铜立很是兴奋,“打陀螺的时候,什么都不想,就琢磨从哪里抽,怎么抽能让它转起来。”不知不觉,冯铜立打了5年陀螺,除了极端天气,每天至少一个小时。打着打着,冯铜立的陀螺加大了型号,也越来越专业,由木质陀螺变成了不锈钢健身陀螺,由一开始的三孔小陀螺,换成了五孔陀螺。
打陀螺要用很大的臂力,为保持平衡,右臂要跟着甩动,玩家还要不断走动,寻找抽动陀螺最合适的点位,对锻炼身体很有益处。打着打着,冯铜立左边身体越来越有力,右边身体也逐步恢复。现在每次打陀螺,他都要用偏瘫的右臂抽两下。因为身体恢复得好,陀螺也打得好,总有人跟他交流经验,冯铜立的大脑得到了充分锻炼,能说的话也越来越多。
“我争取以后能打八孔的大陀螺,老了,病了,更要转起来,还要转得好!”冯铜立开心地说。
南陵县家发镇太白社区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活动2025-05-29 12:51
【榜样】“争渡”风景好 巾帼绽芳华2025-05-29 12:24
亳州市:弘扬雷锋精神 厚植志愿情怀2025-05-29 12:16
安徽13人荣登2023年第四季度“中国好人榜”2025-05-29 11:33
十七载,坚守淮畔甘当“守护者”2025-05-29 11:30
“美丽庭院”示范户创建超130万户2025-05-29 11:22
淮北市“学雷锋·文明实践我行动”主题活动启动2025-05-29 11:04
省暨合肥市“学雷锋·文明实践我行动”主题活动启动2025-05-29 10:50
海内外十余支队伍在内蒙古竞赛软式曲棍球2025-05-29 10:42
野寨抗日阵亡将士公墓入选“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”名录2025-05-29 10:20
中国滑板从“零”瞄准奥运领奖台2025-05-29 12:39
淮北市:文明出游入人心 踏雪游园更舒心2025-05-29 12:34
“中国好人”杨传武:爱心助困显大义2025-05-29 12:29
我省“五一”期间将开展系列志愿服务2025-05-29 12:27
“身边好人”筑牢防汛“安全堤”2025-05-29 11:58
我省基层文化站拟配“体育委员”2025-05-29 11:53
淮北市:因地制宜打造“口袋公园”2025-05-29 11:17
“大鼓”奏响乡风文明曲2025-05-29 11:07
朱文俊:走出火场后 他成“白头翁”2025-05-29 11:06
安徽:汇聚向上向善力量 文明新风劲吹江淮大地2025-05-29 10:36